小時候過端午節,節味可濃了,媽媽會親自包粽子,道地的閩南粽,料多味美,是我們四個小孩的最愛。一大清早我則像個跟屁蟲一樣,陪著爸爸上菜市場買艾草和菖蒲、雄黃等節日要用的東西。回家後將艾草、菖蒲掛在門上,據說可以避邪驅蚊。雄黃則加入米酒攪拌後塗在額頭或臉頰上,也是有避邪或消除役病的說法。接近中午時會將臉盆裝滿水拿到太陽底下曬,午時(11:00-13:00)一到,人人拿著一顆蛋到外面空地試著立蛋,看誰的蛋能立的起來?立的最久?曬好的午時水可以用來洗臉、拍拍頭、拍拍背,感覺人都變得更有精神、更富朝氣了。長大後,過節的氣氛愈來愈淡,再加上自己怕痲煩的個性,所有的習俗都免了,想吃粽子就買現成的,但還好我有一個好婆婆,過年過節的東西都會自己做,所以新年自己蒸蘿蔔糕,端午包粽子,再加上小孩指名阿嬤的粽子最好吃,所以又有道地的粽子吃了。
農曆5月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的一個月,除了5月5日的端午節外,還有一個夏至,夏至是日最長夜最短的一天,所以古代人認為要補陽氣就要趁這個時節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陽氣盡則臥,陰氣盡則寐」。人如果陽氣虛弱,則易生病不愛動。所以你看小孩每天跑跑跳跳都不嫌累,就是陽氣旺。所以若陽弱氣虛的人一定要趁端午節好好補補陽氣,農曆五月早上出門曬曬太陽、曬曬背,養足一整年的陽氣。
北京著名中醫師武國忠,被稱為「北京最貴的醫生」,他認為:「你之前和現在所生的病,包括將來要生的病,都可以說是陽氣虛弱引發的,因為萬病皆損於一元陽氣。萬病皆起於濕邪,只要學會養陽氣,就能體會無病無痛的暢快淋漓。」武國忠醫師經由多年臨床和古籍交相映證,發現「濕邪入侵」是影響現代人健康的主要原因,會引發許多疑難雜症,如癌症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高血壓……而千寒易去,一濕難除,濕症的治療是最為困難的。還好他也發現,只要改變生活和飲食習慣,就能找回陽氣和健康。若有興趣知道該如何養陽氣、驅百病,可以研究研究。
另外也有人倡導要保持精力旺盛,首要條件就是生活要有規律。最好在晚上12點之前入睡,晚上23點到午夜1點,也就是子時,是人體陰陽交接的時候,這個時候是一天中陰氣最盛、陽氣最弱的時候。人一生的陽氣是強弱變弱再逐漸衰減枯竭的一個過程。陽氣足則體健,陽氣弱則體衰,陽氣竭則身亡。因此,陽氣決定著人的健康與生命。
活著就要動,動則昇陽。中醫有一句話:「陽光普照,陰霾自散。」再則也可從修身養性來提升陽氣。善能昇陽,《禮記禮運大同篇》曰:「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。」不管是語善、視善還是行善,都是在講做人做事要去掉私慾,內心光明磊落,多為他人著想,那種累在身、暖在心的感受,也是能延年祛病的。道家名著《太上感應篇》中對"善"作了三個定義:第一是語善;第二是視善,第三是行善。
喜也能昇陽。古人說,喜則陽氣生。讓心境處在愉悅中,做自己喜歡的事,多跟正向樂觀的人交往,保持正面積極樂觀進取的心態,都可以使人的陽氣升發。
只生歡喜不生愁的人,在古代就被稱為神仙。喜是人生的一種大境界,能夠保持一顆歡喜心,對身體的滋養是比吃什麼靈丹妙藥都管用的。所以陽氣旺盛不僅不會受到病邪侵害,還能使人的精神平和愉悅,心想事成。所以,升發陽氣還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方法喔!
留言列表